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率约5%~6%,临床并不少见。

下面进行病例汇报。

患儿,男,生后4周,因双眼流液2天,左眼发红和肿胀1天至急诊就诊。

围产期病史无异常,母乳喂养良好。

患儿来诊情况如下:

体格检查显示体温为38.2°C,双眼流脓性液体,左眼内侧眼角下可见1cm的红斑波动性肿块。

白细胞计数为/mm3(参考范围为-)。

诊断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导致的急性泪囊炎-鼻泪囊感染。

该患儿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治疗第一天后发热和眼睛引流的症状均消失。

对眼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结果为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尿液、血液和脑脊液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该患儿服用头孢氨苄和外用杆菌肽眼药膏5天后出院。

医生建议进行温敷和鼻泪管按摩。

患者出院后1周内红斑消退。

出院2周后,儿童眼科医生对其进行了鼻泪管探查,以防止复发感染,并且残余肿胀消失。

急性泪囊炎为什么新生儿高发?

部分新生儿,特别是剖宫产患儿出生时Hasner瓣膜未受到产道压力影响,不能自行破裂,使得分娩过程中产道压力协助完成鼻泪道管道化的生理过程人为缺失,这可能是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表现有哪些?

新生儿泪囊炎可单眼或双眼发病,主要表现有泪溢、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泪湖等症状,泪道冲洗不通畅且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反流。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泪囊炎甚至泪囊脓肿,脓肿破溃流脓引起泪囊瘘进而严重影响泪液引流,发展为慢性泪囊炎,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严重结膜炎症并诱发角膜炎症,影响视力。在极少数情况下,急性泪囊炎可发展为眼眶蜂窝织炎、脓肿和脑膜炎。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如何治疗?

对于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方式,目前国内外对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多采用“阶梯状”治疗模式,即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鼻泪管置管或扩张术、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治疗。

对于新生儿泪囊炎不同时间段治疗方式的选择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在不同的时间段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既往研究多认为出生后6个月内泪道处于发育阶段,故选择保守治疗,先泪道按摩加抗生素滴眼液,再泪道冲洗。若保守治疗无效,待患儿满6个月后,再行泪道探通术。泪道探通术是公认的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对于6月~4岁的患儿,经过保守治疗后鼻泪管未开放,初次行泪道探通术治愈率在70%~89%之间。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及教科书大多主张对6月龄以上患儿施行行泪道探通术,也有主张于3~6月龄时进行泪道探通治疗,但对3月龄以下患者行泪道探通术疗效研究少有报道。

选择合理的抗生素眼液滴眼及行泪道冲洗至关重要。近年来,新生儿泪囊炎的致病菌群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病原细菌培养研究中,各个国家所报道的首要致病菌均不同,我国主要还是葡萄球菌。

这个病例对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常规治疗有什么启示?

患儿在生后6周鼻泪管探查,对于新生儿泪囊炎不同年龄段治疗方式是一种挑战。3月龄以下患者行泪道探通术疗效究竟如何,值得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

李永军

学习是一种信仰。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白癜风带的中药验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wh/91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