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泪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泪囊炎诊断 >> ldquo猪市风云rdquo之后
在“猪市风云”栏目,中信期货研究部饲料养殖组研究员李兴彪,青松农牧生猪预警专家徐青松,我的农产品网生猪研究员李明,及上海致寰国际贸易副总经理丁行冶,分别对生猪板块后市进行了分析,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生猪(李兴彪中信期货研究部饲料养殖研究员)
生猪:猪肉总量供应较为充足,期价或延续震荡
生猪方面,基础产能持续恢复,疫情导致阶段存栏下降。农业农村部数据,年1、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分别增长1.1%和1.0%,环比增幅均出现下降,同比分别增长35.0%和34.1%。而从涌益资讯样本数据:截至年2月底,能繁母猪存栏头,月度环比降5.97%,同比增幅0.09%。年2月样本企业小猪存栏头,环比减少5.39%,同比增加5.14%,较非瘟前-29.40%;中猪存栏头,环比减少7.92%,同比减少4.42%,较非瘟前-33.62%。大猪存栏头,环比减少7.81%,同比减少17.33%,较非瘟前-57.93%。仅从数据看,农业部数据显示产能确在恢复,但受疫情影响增速下降,而样本数据生猪存栏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二者数据有分歧,但趋势一致。最后,从生猪出栏重量看,年后出栏均重快速下滑,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疫情导致的抛售。
从出栏节奏上看,4、5、6月看似处于缺猪,市场对猪价存在一定预期,但我们判断,更可能是一个缺猪不缺肉的阶段,猪价难有明显上涨,这个可以从进口冻肉和国内冻品库存来判断。进口方面,去年进口及杂碎约万吨左右,目前国外订单方面,成交一直都较好,预计全年进口量不会下降太多。同时考虑20年压港的预估超过万吨的冻肉,总量看。年内冻肉供应仍能够有效补充。冻品库存方面,按照涌益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周冻品快速增加,当然跟现货价格下跌以及抛售有关,截至上周库存率为18.28%,持续增加,而疫情严重区域,山东和河南冻品库存已经超过去年最高水平。此部分冻品库存在后期仍要流入市场,增加猪肉供应。
综上,延续前期观点,若疫情不再扩散,现货价格预计在27~28元/公斤上下波动。对应期货合约9月尘埃落地,生猪出栏量大体确定,除非再次发生猪瘟,预计震荡为主。
二、生猪(徐青松青松农牧生猪预警专家)
1)从养殖场的定点监测数据来看,从11月份开始到今年的2月份能繁母猪产量四连降,总体上降了10个百分点左右。从仔猪出生数据来看,则从12月份开始出现三连降,尤其在2月份降幅较大,单月环比降幅为12%。
2)从摸底调研数据来看,以今年2月份的数据和去年9月份数据做对标,去年10月份前后是产能高峰期。整体养殖户数下降了20%,母猪存栏下降10%。中部几个省降幅较大,母猪产量数降幅在25%左右,生产不稳定,去产能。
3)从业务数据来看,母猪屠宰量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增加,10月份之后增幅加快。12月份和今年1月母猪屠宰量基本达到了年年底和年上半年疫情高发期时的母猪屠宰量。母猪的屠宰有两种渠道:1)主动淘汰,即此时三元母猪生产效率低,因此屠宰是走正常的商品猪屠宰渠道,2)正常的母猪屠宰量。因此实际上母猪屠宰量要高于正常渠道的母猪屠宰量。从母猪补栏数据来看,从年8月之后都在下降。一方面,二元母猪交易量下滑,另外一个商品代留种下滑。
4)去产能:在淘汰上升和补栏需求下降的影响下,去产能效果较明显。包括母猪、仔猪的去产能,还有一个是生猪的去产能,就是抛售,但抛售不一定会导致生猪断档。此外还有肥猪的去产能。倘若出生的多于抛售,那么存栏仍是增加的。
调研情况:从6月份之后,南方的疫病一直没有消停,还有零星的发生,没有表现出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南方补栏从年11月份开始,即年年底和年年初南方才开始补栏。2)在整体复产的过程中,北方属于产能恢复,是基于主要矛盾;南方去产能是去次要矛盾。但目前病毒在南方仍是有的,只不过还没有恶化,南方只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像江西福建,去年6月份到9月份的损失还是较大的。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这个病毒发现已经属于晚期,北方相对来说会比较严重。
提问环节:Q:未来会出现生猪断档的情况吗?
A:生猪的断档肯定会出现的,主要还是看疫情的情况。指标方面,首先要看母猪配种数,其次看仔猪出生数,若没有这两个指标,只看抛售是不行的。
三、生猪(李明我的农产品网生猪研究员)
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这波疫病来说,整个河南地区受损还是严重的。除了豫西,有地形的优势,传播没有那么迅速,剩下的地方都受损较为严重,像豫北、豫南地区损失较为严重。
河南预计有40%的损失,年10月份开始有苗头,本次疫病持续时间较长,1-2月份爆发,3还没有停下的状态,本周的沙尘暴有可能会对企业防控疫病带来压力和挑战,遇到天气不销售不转猪。疫病从深度、广度和持续度来讲,影响散户较多,复产周期更长,难度更大,复产信心打击。现在很多散户不敢复养,现在补栏积极性不大,成本大,风险性大。
现在疫病的复杂性,野毒3-7天发现,变异30天最长检测出来。频次高,7-8次发现变异,是未来影响较难的点,检测手段要和疫病升级的速度相匹配,厂内有存量,但对出栏量不是很理想。年6月份集团场复产加速,市场上泛滥的是元月份,周期18个月又重复。大环境和养户数量正相关,疫病一来,密度大,载量大。到相对安全地方去养,安全只是基于历史时刻存量小,都去了就反而会变成问题最大的。疫病传播要有宿主,取决于环境的造就,和温度、湿度、车辆、大环境的密度有关,流动性,厂与厂之间距离近了,传播就快,形成传播链条。散户较难做到,非瘟可怕之处是载量减少,但是还能导致传染。
野毒会随着温度转暖有所好转。点发是从9月下旬开始,持续到10月份,然后开始区域性爆发。豫南豫东地区呈现轮流爆发态势。豫西因为地形的原因,年前情况相比乐观,但是现在也受到波及,洛阳是最后沦陷的,整体存栏损失保守估计30%。经纪多在东北和西北收猪,经纪是随着市场而变化的,疫病高发区就是密集区,地区一旦发生疫病,经纪就会向其聚集,流通频繁扩大污染面积,疫病发生呈现高度复制性。二元卖不出去,集团公司不敢抓,抓了就感染,3月份没装猪,很多公司大批量采购要在4月份,去年12月份也没装多少,有5-7个月的出栏周期。
如果发现早、监控好,拔牙率很高,但是很多企业不具备检测能力,平常监控抗原但不监控抗体,发现时就很晚了,不到快死时、分娩时不排毒,造成死胎等,隔代繁殖后会反强。虽然这次疫病造成的损失大,但是和年恢复的基数大,损失部分要低于恢复部分。可以通过药品去验证(喘气苗,仔猪7-21天要做两次),散户主要依赖于生石灰。
非瘟带来的影响,现在复养条件很成熟,各个公司都不缺方案,硬件+管理+落地,是执行力问题,要加强防传入意识。-年上半年,全国厂生产都很平稳,这次爆发主要是思想上麻痹大意。之前标准厂现在是非标厂,部分散户会带毒生产,复养厂可以快速复养,有专业团队在做。成本未来要 1、直接添加:喂畜禽(鸡鸭鹅猪牛羊兔等):1袋2斤装拌料0斤。一件10袋拌料5吨!
2、动物有打架、好动、1袋2斤装拌料斤,能有效改善动物睡眠,使动物安睡、得病少、长肉快。
3、潲水饲养每斤潲水加1袋,可以防治肠道疾病和霉变感染。
养殖场保健必备首选-丰尤壮,质优价廉,单品狂甩抢市场。
催肥!啥也不干,就催肥!就让它日长三斤!
使用5天,采食量增加!
使用10天,皮红毛亮,粪便细腻并减少!
提前15天出栏没问题,增加瘦肉率15%,提高饲料转换率20%!纯中药无残留!
用到就是赚到,心动不如行动!
订购《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by/1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