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呵护儿童健康

托起明天希望

——医院

家长们的提问:

孩子今年4岁了,这几天突然眼睛不停眨,是沙眼吗?

孩子这几天眼睛非常红,怎么回事呢?

医院眼科洪流主任:

孩子频繁的眨眼、眼睛红,很可能与结膜炎、过敏、倒睫等有关,也可能与焦虑、疲劳有关,但也很有可能是儿童眼部传染病。那儿童眼部都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呢?本期嘉宾

医院眼科洪流主任医师一、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眼病,俗称“红眼病”。多见于春秋季节,可散发或流行性感染。

急性细菌性结膜有什么症状呢?

1.发病为急性发病,双眼同时发病或一只眼先于另一只眼睛发病。

2.患儿会感觉到眼部有异物感、烧灼、刺痛、畏光。

3.检查时可以看到眼睑皮肤充血、肿胀、睑及穹隆结膜充血、水肿,球结膜为周边性充血,大量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时有假膜形成。

4.伴有角膜边缘浸润,形成新月形浅溃疡。

如何治疗呢?

1.以点眼药为主要治疗方式,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睡前使用抗生素眼膏。

2.遵医嘱,当结膜囊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冲洗,局部冷敷,切忌热敷及包患病眼睛。

3.预防传染,做好隔离消毒。

二、流行性角膜炎

腺病毒的47种血清型中有10余种已被报道可引起流行性角膜炎,常见的有腺病毒8,19和37型,该病传染性强,可散在或流行性发病,儿童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咽痛、中耳炎、腹泻等。流行性角膜炎为接触传染,且传染性较强,以流行。传染期间(发病后7~10天)应注意隔离。

流行性角膜炎有什么症状呢?

1.有与患者直接、间接接触史;

2.急性发病,单眼发病后,常在2-6天内累及另一只眼睛;

3.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红肿,刺激征明显,畏光流泪,异物感,刺痒,疼痛,分泌物为水样,睑结膜与穹隆结膜出现过滤泡,以下眼睑为重,耳前淋巴结肿大。

4.结膜炎发病7~10天后,角膜上皮细胞下点状浑浊。

5.2~3周后炎症消退,角膜留有浑浊点,持续数月或数年才吸收。

如何治疗呢?

1.使用抗病毒滴眼液点眼,睡前抗病毒、抗生素眼膏。

2.遵医嘱口服抗病毒药物或清热解毒中药。

3.预防感染,隔离消毒。

三、沙眼

沙眼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以双眼痒痛,羞明流泪,或多胶黏,睑内红赤颗粒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沙眼多为急性发病,可治愈,也可于数周后进入慢性期。目前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患沙眼的患儿并不常见,但还是提醒家长们。

有什么症状呢?

家长可以简单的为孩子检查,用干净的手翻开孩子的眼皮看看,本来光滑透明血管排列整齐的眼睑结膜上面,变得像长了许多像沙子或鱼籽那样的颗粒,那就是沙眼。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致盲。

沙眼的危害:

沙眼是慢性传染性眼病,儿童沙眼危害大。轻度沙眼的症状不明显,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感觉不出来,家长很难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时被医生发现。到了病情严重时,孩子就会经常感到眼睛发痒、干燥、怕光、流泪、磨痛,重者视力就会下降。如果角膜发生溃疡,就会出现眼痛、头痛、流泪、视物不清,甚至丧失视力。

不干净的手是主要传播方式

沙眼是一种传染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手——眼——手,也就是接触传播,而在这个接触传播的过程中,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

患有沙眼的小朋友眼睛的分泌物中会有沙眼衣原体,因此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脸盆、手帕等都可能造成传染。

如果孩子得了沙眼需遵医嘱坚持用药,需要父母监督和孩子遵医嘱的执行,否则时断时续的用药方式不仅不能治好孩子的沙眼,反而会使沙眼衣原体产生耐药性。

这三种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1.平日里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吸收,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2.保持洗漱用品的清洁,手帕、毛巾等物品要与家人分开使用,并经常清洗消毒。

3.家长要注意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消毒。

4.在夏季时,尽量少带领孩子到公共场所游玩,游玩后建议洗手。

5.要定期为孩子做眼部检查,及早发现、及早隔离、积极治疗。

洪流

主任医师

医院副主任(主持工作)

诊治专长:主要擅长各类复杂性眼睑疾病,倒睫,结膜疾病,角膜疾病,泪道疾病,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矫正及治疗。儿童眨眼,斜视,弱视以及新生儿眼病的诊疗。精通各类手术,包括倒睫各种术式,斜视各种术式,泪道疾病各种术式,眼睑疾病各种手术。洪流、女、主任医师,医院眼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从事儿童眼病临床工作20余年,对儿童各种眼部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担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每年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医院眼科,始终保持着与国内著名学科带头人之间及同行研究机构之间密切的学术交往与联系,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jc/106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