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泪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泪囊炎常识 >> 五岁娃娃耳朵小虫奇遇记记者刘永生
□记者刘永生文图通讯员陈燕
五岁小男孩豆豆(化名)在医院治疗耳病,就像经历了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他在故事中像一个英雄一样,和医生阿姨一同打败了“耳朵中的小虫”。
这次治疗,豆豆亲历了一个波澜起伏的过程,在旁边守候的奶奶看得泪流不止,直到孙子顺利完成治疗,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奶奶的心才落了地。日前,记者走访科室采访,医院里的“耳朵小虫奇遇记”。
耳中的耵聍
5岁男孩豆豆,整夜闹着不睡,说耳朵痒、耳朵疼。到郑州市二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检查,医生说:“耳道中耵聍多,堵住了耳朵。”
耵聍就是耳耵。耳耵堵满了耳朵,孩子就会不舒服,如果游泳时耳朵进水,耵聍胀了起来,孩子还会感觉疼。
如果是成人,这个治疗非常简单。医生用滴耳液(碳酸氢钠溶液)软化耵聍,再冲洗耳道,用吸引器把耵聍吸出。如果是孩子,这个治疗就很麻烦,因为,在孩子看来这太恐怖了,他不知道这些穿着白大褂的人拿着那些“可怕的针”要做什么。
豆豆的反抗
当医生要给豆豆取出耳耵时,豆豆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挣扎着。豆豆的奶奶讲述当时的情况:为了防止孩子乱动,避免伤到孩子耳道,三个医护人员按着孩子的头、胳膊,奶奶帮忙夹住豆豆的腿。可是,豆豆顽强地反抗着,根本就不配合治疗。
折腾了一会,豆豆的汗水湿透了衣衫,满脸泪水,他精疲力竭地蜷缩到奶奶的怀里,抽泣着说:“奶奶,求求你了,咱回家吧。”奶奶很为难,治吧,孩子反抗,根本无法进行;不治吧,耳耵已泡了三天了,膨胀起来耳朵会更难受。
奶奶说:“我心里五味杂陈,很无奈,很无助!”
打败耳朵里的小虫子
就在这时,在旁边诊室工作的刘晓燕医生看到了这一幕,她想试着安抚一下极度恐惧的豆豆,让孩子平复下来。
刘晓燕医生是一位年轻的主治医师,她的孩子和豆豆一样大,也是一个5岁的男孩。做了母亲的人,最懂孩子的心,刘晓燕知道孩子喜欢听故事。
刘晓燕医生来到豆豆跟前,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小朋友别怕,阿姨给你治好吗?”她把豆豆带到另一个诊室,开始和孩子聊天。她先讲动画片的人物多么勇敢,再讲耳朵里跑进了“小虫子”,以及“小虫子”的危害。那怎么打败“小虫子”呢?——清耳朵。
豆豆还是怕医生手中的那根“长针”。刘晓燕医生告诉豆豆:“这不是针,只是一个吸管,不信你摸一下,再放到耳朵边试试。”豆豆摸了摸吸管,又在耳边试了试,果然不疼,就放心多了,说:“我不怕了,咱们一起打败小虫子吧。”
奶奶也在旁边认真听着这个“耳朵小虫奇遇记”,她看到,“孙子像只听话的小绵羊,乖乖地躺在治疗椅上,接受治疗”。刘晓燕医生一边治疗,一边讲故事。“咦,我们吸住了小虫的胳膊,现在吸住条腿,又吸住个翅膀,最后吸住身体——胜利!”左耳道清理完了。
因有其他病人急需处理,刘晓燕暂时离开一会儿,待她回来时,豆豆急着迎上去说:“阿姨,您可来啦!”刘晓燕拉着豆豆的手说:“小朋友,别怕,战斗还没有结束,阿姨怎么会逃跑呢?来,继续战斗!”就这样,两个人交谈着,治疗着,豆豆说了一声:“好舒服啊!”右耳也清理完了。
关于“耵聍”的问答:
妈妈问:孩子耳朵里有耳耵,用掏耳勺掏一下可以吗?
医生答:掏耳朵是个坏习惯,稍不注意就会把外耳道弄破,更严重的还会弄破鼓膜。你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医院耳鼻喉科,你就知道,这种病人很多。
妈妈问:那耳耵在耳朵里不是越积越多吗?
医生答:不会的。人体结构很科学,它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耳耵对耳朵有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小虫进入;另一方面,平时说话、咀嚼食物这些动作,就能使耳耵不知不觉地排出,当然,人们很少注意到这些现象。
妈妈问:那为什么豆豆耳朵里会积那么多耳耵,医院治疗呢?
医生答:很可能平时吃精细食物过多,咀嚼动作太少造成的。
记者手记:
医生是什么?医生仅仅是那个会打针、会开药、会做手术的人吗?
病人是什么?病人仅仅是一架出了故障的机器,到医院请求做清洗、维护、保养的人吗?
医院中的“耳朵小虫奇遇记”,是一则温暖的故事,因为有人性、有关怀,所以我们觉得温暖。
科室简介:
郑州二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郑州二院以眼科闻名郑州,医院,众多眼科专家撑起“眼科强院”的品牌。
郑州二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该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该科拥有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在开展各种耳鼻咽喉科常规手术的同时,可开展鼻内窥镜、耳显微外科、喉显微外科等多项国内领先微创技术。该科还是省内最早开展鼻内窥镜技术的科室之一,目前已有数千例经验,治疗结构性鼻炎、急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和肿瘤以及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囊炎均有丰富的经验。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