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一般表现为慢性和急性两种,而以慢性最常见,急性泪囊炎常是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原因是由于毒力强的细菌如链球菌或混合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所致,可以无泪溢史而突然发生。泪囊炎多因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粘膜,造成鼻泪管阻塞,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会增多,所以流泪也就会更多了。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除新生儿泪囊炎由于特殊发育异常引起以外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以后,老年多于儿童和青年,50岁发病率最高。
成人泪囊炎则女性较多占75%~80%,可能女性的骨鼻泪管管径较狭窄;不少病例有遗传表现,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也有变异而仅传给女性者。遗传主要影响组织结构的造型,如鼻泪管的大小形状等,是发生泪囊炎的解剖基础。
病因
解剖因素:骨鼻泪管的变异多,有的比较狭窄。特别鼻低平或面部狭窄者,其管径细小,黏膜稍有肿胀即可导致阻塞。发育时期鼻泪管管道不全或黏膜皱褶形成管腔内径会太小,黏膜肿胀可使之完全阻塞。
1、泪点外翻。下泪点离开眼球,眼泪不能流入下泪点,因此发生流泪症状。
2、泪点狭窄或闭塞。因睑缘炎、烧伤、其他外伤或睫毛进入泪小管引起,也有先天性的症状。
3、泪液分泌过多和泪液的滞留:可使泪囊张力减弱,同时又是慢性激惹,泪囊壁抵抗力降低,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炎。
4、泪小管狭窄或闭塞:多因砂眼感染后的瘢痕组织、结石或睫毛等异物进入而发病,如从泪小点进入的睫毛或从鼻腔进入鼻泪管的异物,亦可引起泪囊炎。
发病机制
泪液的滞留继而引起细菌感染,以肺炎双球菌多见,局部多数发生非肉芽肿性炎症;而因结核、梅毒、麻风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组织疾病多发生肉芽肿性炎症。
诊断
1、溢泪,内眦部结膜充血,皮肤常有湿疹。
2、以手指挤压泪囊部,有粘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
3、可由于分泌物大量聚积,泪囊逐渐扩张,内眦韧带下方呈囊状隆起。
诊断时的典型症状:
1、迎风流泪。单眼或双眼,当气温下降或有冷风刺激时,眼泪很快流出,伴有发痒和眼睛发涩的感觉。
2、经常流泪。眼睛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常常流泪,眼泪稀清,没有痛感也不红肿。在眼球的外上方有一个泪腺,平时它不断地分泌泪液,以湿润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透亮,视力清楚。
人们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粘膜,造成鼻泪管阻塞。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会增多,所以流泪也就会更多了。
分类及症状
1.慢性泪囊炎可分为卡他性泪囊炎,黏液囊肿和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等几种。
(1)卡他性泪囊炎:表现为泪溢,与单纯泪道阻塞相似,伴有内眦性结膜充血和刺激症状,冲洗泪道有黏液分泌物回流,有时可部分通畅。
(2)黏液囊肿:泪囊壁失去张力而扩张,分泌物在泪囊内积聚形成囊肿,在内眦韧带下方有一波动的突起,挤压时有胶冻样透明或乳白色的分泌物从泪小管回流或压入鼻腔,一旦因为炎症上、下泪小管闭塞,囊肿将继续扩张,在皮下形成相当大的略呈蓝色的囊性肿块,但不与皮肤粘连,CT扫描显示泪囊区为一囊性占位病变,中低密度,因内侧为骨性结构病变多向眶内突出。
(3)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是滞留在泪囊内的分泌物积聚,合并细菌繁殖引起泪囊壁炎症,分泌物初为黏液性,以后变成脓性,压迫泪囊区时有黄色黏稠脓液回流,且经常排入结膜囊,成为感染源,慢性泪囊炎可由急性泪囊炎演变而来,也可以反复急性发作,慢性泪囊炎的囊壁由于慢性炎症而增厚,加之脓液积聚,囊壁扩张,形成类似黏液囊肿的化脓性囊肿,脓性分泌物排入结膜囊,引起结膜炎和湿疹性睑缘炎。
以上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都不会自行痊愈,且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急性发作。
2.急性泪囊炎是由于毒力强的细菌如链球菌或混合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所致,多为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也可以无泪溢史而突然发生。
检查
1.血常规检查急性泪囊炎时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的程度和性质。
2.泪囊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明确感染的性质和致病菌的种类,并为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3.病理学检查。慢性发炎的泪囊,囊壁纤维化,变厚可达正常者的2~3倍,囊腔极度缩小;但扩大成黏液囊肿时囊壁极度变薄黏膜粗糙呈绒状,皱褶增多,肉芽团或息肉可充满囊腔或在泪囊下端引起完全阻塞。黏膜下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急、慢性程度不同其细胞成分各异。急性期为多形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慢性期为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浆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病程长者则有成纤维细胞。黏膜下的弹性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瘢痕组织形成囊腔缩小,泪囊与鼻泪管连接处为纤维索状闭塞泪囊瘘管黏膜面为复层上皮与皮肤表皮相连续瘘管周围大量浆细胞浸润,瘘管早期排出脓液久之,急性炎症消退则转变为水样液。
并发症
慢性泪囊炎由于脓液积聚,其中常有毒力强的细菌滋生,特别是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容易繁殖脓液经常排入结膜囊,导致结膜慢性发炎;当角膜轻微外伤,或进行内眼手术,会引起匍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因为这种潜在危险的存在所以必须及时治疗慢性泪囊炎;内眼手术前也应常规检查泪道情况,特别是有溢泪者,如有异常,术前应作鼻内引流手术或摘除泪囊,在急症内眼手术,应将上下泪点电凝暂时封闭。
急性泪囊炎常并发急性结膜炎,边缘性角膜炎等,若为肺炎链球菌感染,会引起匐行性角膜溃疡,若为链球菌,感染扩散至泪囊周围组织时,可导致面部丹毒;向后可引起化脓性筛窦炎。也可扩散到眼眶而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全眼球炎,甚至进入颅内引起脑膜炎而致死亡。
预防
及时去除泪道梗阻,保持泪道畅通。
日常预防
1、注意眼部卫生,定期检查眼睛。
2、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及时彻底治疗沙眼、睑缘炎等外眼部炎症,不给细菌以可乘之机。
4、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或慢性鼻炎者应尽早治疗。
治疗
除去泪囊感染灶,建立鼻内引流通道,仍是现代治疗的基本原则。
1.药物治疗:局部滴用各种抗生素眼液,3~4次/d,滴药前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药液才能被吸入泪囊;全身用抗生素,经一段时间的治疗,脓性分泌物可以消失,但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这只能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2.冲洗泪道:为了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加强药物疗效,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泪囊,脓液冲洗干净后,再注入0.3~0.5ml抗生素。采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溶纤维素混合液冲洗,其作用可以抗感染、抗炎、软化粘连,对于早期尚无固定形瘢痕的阻塞可以有较好的疗效。
3.探通与扩张:经过一个时期冲洗,待分泌物消失时,可试行扩探术同时鼻内滴用抗生素和麻黄碱液,对于膜性阻塞或纤维蛋白性阻塞可望获效。探通2~3次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但禁用暴力,以防形成假道,使感染扩散,导致加重其阻塞程度。
4.手术疗法:以泪囊鼻腔吻合为主,亦可作泪囊摘除。应根据情况选择其适应症。如萎缩性鼻炎、狼疮、结核、梅毒患者,泪囊周围组织炎症或筛窦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角膜炎症,眼内炎,眼外伤等应首先考虑泪囊摘除以达安全。下泪小管阻塞行鼻泪管吻合术效果差。如单纯的粘液囊肿者,应以鼻泪管吻合术为原则。另外还有植管、穿线术等。
泉州儿童眼科病房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白癜风好治疗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wh/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