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患者患眼和正常眼泪囊长轴与骨性鼻泪管夹角的差异,探讨该夹角与慢性泪囊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收集-01/-03于我院眼科就诊的四川地区慢性泪囊炎患者例眼,所有患者行双侧泪道冲洗后立即进行CT泪道检查,对鼻泪管结构图进行三维重建,于冠状位上观察鼻泪管、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分别测量患眼和正常眼泪囊长轴与骨性鼻泪管夹角。

结果:本组患者患眼夹角[23.55°(17.3°,29.90°)]较正常眼[20.05°(15.40°,28.35°)]增大(P0.05),其中女性患者患眼夹角[24.60°(17.75°,31.00°)]较正常眼[21.15°(15.10°,27.35°)]明显增大(P0.05),而男性患者患眼夹角与正常眼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41~60岁患者患眼夹角[25.20°(17.90°,33.00°)]较正常眼[21.60°(15.25°,29.05°)]明显增大(P0.05)。

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长轴与骨性鼻泪管夹角增大,这可能是中老年妇女慢性泪囊炎发病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CT泪道造影;骨性鼻泪管;泪囊;泪囊-鼻泪管夹角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眼病[1],多与泪道狭窄、阻塞有关,主要临床表现有溢泪、溢脓、结膜充血等[2]。如治疗延误,可能继发角膜炎、角膜溃疡[3]、角膜穿孔、眼内炎等[4]。鼻泪管是泪道引流系统的重要组成结构,包括骨性鼻泪管及膜性鼻泪管。骨性鼻泪管是指由泪囊窝向下至下鼻道的骨性管道,其上端和泪囊相接[5],骨性鼻泪管与泪囊间存在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大小对鼻泪管阻塞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6]。本研究旨在通过CT泪道造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yy/132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