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泪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泪囊炎症状 >> 宝宝总是眼泪汪汪警惕新生儿泪囊炎,早发现
本文共计字
阅读时间2分钟
小李是一名新手宝妈,她的宝宝刚满月,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小李发现宝宝的眼里总是含着泪水,甚至不哭不闹的时候也会流泪,眼角还有黄黄的分泌物,内眼角靠近鼻梁的地方有些发红。
于是小医院的眼科求助。眼科医生做了检查,排除了急性结膜炎、睑内翻、倒睫等情况后,考虑宝宝得了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为何易患泪囊炎?人体靠泪液系统分泌泪液,泪液系统由泪腺、泪道组成,泪道又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正常情况下,分泌出的泪液在蒸发一部分后,其余的泪液通过眨眼运动分布于眼球表面,并向眼角汇集,通过上下泪小点、泪小管、鼻泪管等进入鼻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在哭泣的时候会“一把鼻涕一把泪”。
常见的眼中含泪或流泪过多是因为分泌的泪液没有被及时从泪道系统排出而是从外部溢出了。
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由于泪管阻塞或狭窄导致鼻泪管不畅,影响了泪液的正常排出。
人在胚胎发育时期逐渐形成泪液排出器官,第8个月鼻泪管才形成开放,因此常常到了出生时鼻泪管下端仍有一个黏膜皱襞部分或完全遮盖鼻泪管开口,在出生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缓解、开通。
然而仍有少数宝宝因为泪管发育不全,残余的黏膜皱襞未能完全退化,没有形成正常的泪液排泄系统,所以泪液只能从泪小点反流出来,出现了宝宝即使在平静状态下“眼泪汪汪”的情况。
及早发现新生儿泪囊炎临床上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率较高,足月儿发病达6%以上,早产儿高达11%,常表现为新生儿单侧或双侧泪溢,眼角可见大量分泌物。
该病的发病时间可早可晚,有些患儿出生后第1天即有症状,也有出生1周或1个月后出现上述症状。
因此,当新生儿出生后溢泪并伴有大量眼眵,应高度警惕患了新生儿泪囊炎,如若家长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就医及时,治疗效果会更加理想。
判断新生儿泪囊炎可通过按压泪囊区看是否有分泌物从泪点溢出,但是由于不少患儿出现溢泪症状后,分泌物会逐渐发展成脓性分泌物,因此要注意与结膜炎、先天性眼炎等疾病相鉴别。
而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眼科医生通过荧光染色实验、泪道冲洗、影像学检查判断确诊。
新生儿泪囊炎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得不到积极治疗,容易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以及并发许多眼病,如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睑缘炎、泪囊瘘等,对患儿眼球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需要家长足够的重视,尽早去除隐患。
如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对于新生儿泪道阻塞或狭窄,一般可用手指对患儿泪囊区进行规律的按摩和压迫,即每天在患眼的鼻梁侧按照由上向下的顺序进行适度的泪囊区按摩,按摩时用拇指紧贴皮肤,轻柔用力于泪囊区,每日2到4次,一次1到2分钟,用力要均匀适当,不可过重过久,以免对稚嫩的皮肤造成伤害。
坚持数周,可使鼻泪管下端开放。
如果患儿已经出现泪囊炎的表现,应在压迫按摩局部后应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以减轻炎症,防止炎症加重,大多数患儿随着鼻泪管发育完全而自愈,或因压迫使得鼻泪管开通而治愈。
若经过上述保守治疗后效果甚微,患儿半岁以后鼻泪管仍未通畅,此时可考虑行泪道探通术。泪道探通手术属于常见的门诊手术,操作简单,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较好方法。
妈妈有话说
作为一名宝妈,我想说,宝宝身体不适的时候,妈妈自然是又焦急又关切,如果妈妈学习过相关的知识,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相信妈妈们可以更科学更理智地应对。
妈妈无忧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zl/1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