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泪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泪囊炎症状 >> 医院副院长苏卫东谈新生儿常见生
《生活馆.健康导医》年3月28日嘉宾:苏卫东
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医院医院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委员;浙江省儿科专病区域中心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委,“温州市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曾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第七届浙江省优秀医师提名奖”。
专业特长:擅长新生儿疾病和儿童常见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新生儿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内的婴儿。
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
(2)乳腺肿大和假月经:有些男女新生儿出生后4~7天会出现乳腺增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3周后可消退。切忌挤压,以免引起感染。
部分女婴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如来月经般,或排出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一周。
上述两种情况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家长可不必太过于焦虑担心。
(3)“马牙”和“螳螂嘴”:在新生儿口腔的上腭和齿龈部位常见到黄色的,米粒样小点,俗称“马牙”,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积留所致,医学上称上皮珠,属正常现象.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马牙”会自行消退,千万不要去擦拭,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每个新生儿在口腔的两侧颊部都各有一个较厚的脂肪垫隆起。因个体差异,有的新生儿更为明显,民间俗称“螳螂嘴”。旧习俗认为“螳螂嘴”妨碍新生儿吃奶,要把它割掉。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应该知道,新生儿颊部的脂肪垫是每一个正常的新生儿所具有的,它不仅不会妨碍新生儿吸奶,反而有助于新生儿的吸吮作用,属于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
(4)红斑和粟粒疹:宝宝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称为“新生儿红斑”,1~2天后自然消失。也可因皮脂腺堆积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的黄白色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新生儿常见问题:
一、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其中50%足月及80%早产儿均会出现。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
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mg/dl;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二、吐奶:吐奶是新生儿常见表现。新生儿胃呈水平位,食物不能容纳过多;贲门松弛,胃内容物易反流至食道,哺乳后即从口角溢出奶汁,不影响生长发育,常于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如果出现反复呕吐、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含乳凝块伴酸腐味,呕吐物含血液、咖啡样、黄绿色或粪便样,或有腹胀、腹泻、排便减少等表现,医院就诊。
三、哭闹:是表达感觉和要求的一种方式,饥饿时要吃,尿布湿了要换,过热或过冷要更衣,无事是可能要发音,这是正常的要求,属于生理现象,这种哭闹音调一般不很高。但另一种情况是对不舒服和对疼痛的表达,尖声、高调、长时间、有时身体摇动的剧烈哭闹属于病理现象,医院就诊。病理性哭闹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鼻腔堵塞、尿布皮炎、喂奶过多、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咽下空气太多、乳糖不耐受、牛乳蛋白过敏、肠绞痛、肠套叠、嵌顿疝等。
四、打嗝:常在刚喝完奶以后发生,可能与新生儿哭闹,吃奶太急吞入较多空气有关。还有少部分见于胃食管反流。
五、鼻塞:新生宝宝的上颌骨和颅骨发育不全,鼻和鼻腔相对短小;鼻腔内鼻毛稀少;鼻腔粘膜柔嫩,血管、淋巴组织相对成人较丰富等。一旦遇到寒冷空气和含菌量较多的气流,都可直接刺激鼻咽部,使鼻咽部血管粘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并结痂,使原来已经狭小的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塞。如果感冒引起鼻塞,往往有鼻涕、喷嚏、咳嗽或发热等症状,可用生理盐水滴鼻减轻鼻塞。
六、眼睛分泌物:一是可能由于分娩过程中接触阴道含有细菌的分泌物,或出生后所接触的用品不清洁,引起孩子的结膜发炎,使得婴儿眼屎过多、黏稠。二是有的孩子鼻泪管被上皮细胞残渣堵塞或鼻泪管黏膜闭塞,使得泪液和泪道内的分泌物积留在泪囊而引起泪囊炎,这样的患儿在泪囊处有一囊性肿物,表面略发青,如果轻轻压迫眼睛内侧的泪囊部,可见到黏液性分泌物溢出,肿物消失。对于眼屎多,结膜充血的孩子,新手妈妈可以用脱脂棉蘸上温开水清洁婴儿的两眼,每天两次,由内眼角到外眼角,轻轻地揩拭,并且每只眼睛各用一块脱脂棉。就医提示:婴儿出生两天后,睡醒后如果眼睫毛黏在一起,或者内侧眼角有脓液,或鼻泪管堵塞或出现泪囊炎,要尽快去看医生。
七、脐部护理:因为脐带残端血管与新生儿的血管相连,如果护理不好,脐部会被细菌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而发生脐炎,严重时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所以,父母要精心护理好新生儿的脐带。
正常脐带脱落: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结扎,一般3~7天干燥脱落,外部伤口愈合。
脐带护理:脐带未脱落时,要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甚至粪便浸渍污染脐部。要仔细检查脐部,若发现分泌物,可用消毒过的棉花棒沾75%酒精擦拭脐根部消毒。擦时从脐根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脐带脱落后,局部会有潮湿或米汤样液体渗出,可用消毒棉花棒沾75%酒精擦净或先用2%碘酒擦,再用75%酒精涂在脐根部及其周围皮肤上。仍然要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提示:如果发现脐轮红肿、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时,医院就诊。
八、尿布疹:尿布疹是婴儿中最觉的皮肤问题,是婴儿臀部的一种炎症,又称臀红。尿布疹常常发生在湿尿布覆盖区,包括外生殖器、会阴、臀部、腹股沟和大腿上部内侧甚至肛门附近,患处皮肤有红色斑点状疹子,可伴有渗出液及糜烂。孩子患上尿布疹表现为爱哭闹、烦躁不安,睡不踏实。引起尿布疹原因是潮湿的皮肤互相摩擦或正常皮肤长期受湿尿布刺激而引起。因小便中的尿素被细菌分解产生氨,皮肤受氨刺激而发生皮炎。小婴儿皮肤细嫩,更易发生尿布疹。
防尿布疹应做到:
1、尿布要勤换,一定要为宝宝选用适当的布尿布或高质量的纸尿裤,这是减少尿布疹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便后,勤清洗,每次大小便后,必须将局部用温水洗净、吸干,然后给婴儿小屁屁搽上一层薄薄的润肤油,注意清洗臀部避免用刺激性肥皂;洗完不要扑粉,以免与尿便结成块对皮肤形成刺激。
3、不要用成人洗衣粉或衣物柔顺剂洗尿布,避免引起皮肤过敏。要彻底把尿布清洗干净。洗净的尿布一定要晒干。
4、如果你的宝宝有尿布疹,可外涂红霉素软膏或湿润烧伤膏。
若出现下列情况,就应看儿科医生:如病变皮肤上出现有水疱或有脓;皮疹持续了两天以上不消失或更严重。
九、毒性红斑:约30~70%的新生儿可发生,多数在生后4天内发生,少数出生时即发生,最迟在生后2周,表现为红斑、丘疹、风团和脓疱,随后出现淡黄或白色丘疹,有红晕,散在分布,可发生任何部位,以肩、背、臀部多见,可在数小时内消退,也可反复发生,一般情况好,吃奶和睡眠都不受影响。经1周或10天左右消退。目前发生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受母体的激素影响,也可能是新生儿皮肤娇嫩,皮下血管网丰富,角质层尚不成熟,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容易出现红斑。
十、预防接种:
①健康新生儿生后都需接种乙肝疫苗。
1、母亲孕期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婴儿按生后、一个月后、六个月后连续接种三次乙肝疫苗;
2、母亲表面抗原阳性,婴儿应在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一个月后、六个月后再接种两次乙肝疫苗。
②健康新生儿生后3天应行卡介苗接种。因卡介苗接种后需4-8周才能产生免疫,接种越早,获得免疫力越早。
本栏目于每周二和周三中午11:00-12:00在FM.9温州交通广播首播,每周六、周日上午10:00-11:00重播;周一至周日中午11:00-12:00、晚上19:00-20:00在温广调频FM93.8重播。主播建医院名医共同在线,传播健康知识,分享健康理念,帮您解决就医难题。节目参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zl/1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