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泪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泪囊炎病因 >> 中医基本常识,太珍贵了
基本常识
中医认为: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2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1.足三里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2.关元穴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3.中脘穴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4.内关穴功能:小儿推拿,干货分享
一是能理气活血;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5.合谷穴功能:
一是能清热解表;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
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6.涌泉穴功能:
一是清脑醒神,二是安神定志,三是清热散风。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
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7.阳陵泉功能:
一是通筋活络;二是疏经利节;三是清热利胆。
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8.风池穴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二是清热散风;三是通窍活络。
主治:
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9.殷门穴功能:
一是通经活络;心脏听诊口诀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
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10.命门穴功能:
一是补肾调经;二是理肠固脱。
主治: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膊手部穴位图、人体腿部穴位图、脚底穴位图详细图解各个穴位的功能。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头维穴:治疗目痛、眼跳、头痛
上关穴: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
下关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
翳风穴: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
颊车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
颧髎穴: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
大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
神庭穴:治疗头痛、鼻病
阳白穴: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
丝竹空穴: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
睛明穴:治疗眼部诸疾患
四白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
巨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
水沟穴:治疗昏迷、中暑、休克
兑端穴: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
上星穴:治疗头痛、目痛、鼻痛
攒竹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
瞳子髎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
承泣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
迎香穴: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
禾髎穴: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
地仓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
承浆穴: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
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天突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
璇玑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
神藏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华盖穴:治疗咳喘、胸满
膻中穴:治疗气短、哮喘、噎嗝
鸠尾穴: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
上脘穴:治疗胃肠疾患
梁门穴: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
中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气喘
下脘穴:治疗胃肠疾患
水分穴: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
神阙穴: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
气海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
关元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
中极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
曲骨穴: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
横骨穴: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
人迎穴: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
缺盆穴:治疗咳喘、胸满、项强
水突穴: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
云门穴:治疗咳嗽、喘息、胸闷
气舍穴: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
气户穴:治疗咳喘、胸肋胀痛
中府穴:治疗咳嗽、喘息、胸痛
灵墟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神封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期门穴: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
不容穴: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
章门穴: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
太乙穴:治疗胃肠疾患
天枢穴: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
大横穴: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
外陵穴:治疗脐周痛
带脉穴: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
水道穴: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
府舍穴:治疗腹痛
气冲穴: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
冲门穴:治疗腹胀痛、尿闭
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治疗哮喘
肩中俞穴: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
肩外俞穴: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
肩井穴: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秉风穴:治疗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
臑俞穴:治疗肩臂酸痛
膈俞穴: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
魂门穴: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
脾俞穴: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
京门穴: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
三焦俞穴: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
气海俞穴:治疗腰痛、痔疮
关元俞穴: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
膀胱俞穴: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
秩边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
白环俞穴: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
会阳穴: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
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商阳穴:治疗手痛麻、脑充血
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
合谷穴: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
阳溪穴: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
阳池穴: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
支沟穴: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
四渎穴:治疗齿痛、肘臂痛
手三里穴:治疗齿痛、半身不遂
曲池穴: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
肩髃穴: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
曲垣穴: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
肩髎穴: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
肩贞穴: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
臂臑穴: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
消泺穴:治疗颈痛、麻痹、头痛
清冷渊穴:治疗肩痛、头痛
天井穴:治疗喘息
中魁穴:治疗手指不伸
少泽穴: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
液门穴: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
前谷穴:治疗吐血、耳鸣、手痛
后溪穴:治疗肘臂痛麻、耳聋
中渚穴: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
腕骨穴:治疗腕痛、麻痹、指肿
阳谷穴: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
养老穴:治疗肩臂痛麻、弱视
外关穴: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
支正穴: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
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
小海穴: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
青灵穴:治疗肘关节伤痛
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
曲泽穴:治疗肘痛、热病
少海穴: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
间使穴: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
列缺穴:治疗头痛
内关穴: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
大陵穴:治疗心脏病、热病
神门穴: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
鱼际穴:治疗齿痛、头痛
少府穴:治疗心脏病
劳宫穴:治疗中风、齿痛
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
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伏兔穴: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
阴市穴: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
梁丘穴:治疗膝部麻痹
犊鼻穴: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
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
上巨虚穴: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
条口穴: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
丰隆穴:治疗下肢痉挛、痛麻
下巨虚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
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
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
陷谷穴:治疗胸胀痛、盗汗
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筋
箕门穴:治疗腿痛、生殖器病
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
血海穴: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
阴谷穴:治疗膝痛、阳痿、带下
风市穴:治疗下肢麻木
阴陵泉穴:治疗糖尿病、腰病
中渎穴: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
膝阳关穴: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
地机穴: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
阳陵泉穴: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
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
漏谷穴: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
三阴交穴: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
三阳交穴:治疗小腿痛、颈椎痛
阳辅穴:治疗腰腿痛
悬钟穴: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
复溜穴: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
太溪穴:治疗四肢麻痹
照海穴:治疗下肢病、肾病
公孙穴:治疗一切气病
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
承扶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殷门穴: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委中穴:治疗腰背痛
浮郄穴: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
委阳穴: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
合阳穴:治疗脊髓病、抽筋
承筋穴:治疗一切筋痛
筑宾穴:治疗腿痛
承山穴:治疗内外伤痛
飞扬穴: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
跗阳穴: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
昆仑穴:治疗头痛、眩晕、腰痛
申脉穴: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
金门穴:治疗癫痫、筋病
京骨穴:治疗脚痛
仆参穴:治疗足跟骨痛
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
丘墟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
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
中封穴: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
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
足临泣穴:治疗全身麻痛、眩晕
陷谷穴: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
太冲穴:治疗腰痛、调经
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腹
行间穴:治疗便秘、腹痛、腰痛
侠溪穴: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
厉兑穴: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