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1我第一次见到Max是在一个周五的上午,那时他刚满一岁,爸爸抱着他,妈妈在旁边推着婴儿车,随身背包里鼓鼓的,放着奶瓶、水杯、纸巾、毛巾……Max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浓密的睫毛又长又翘。可是让爸爸妈妈心焦的是,他的右眼从出生不久就开始流泪,在室内时流,在室外时更流;安静的时候流,哭闹感冒的时候更流。不止是流泪,还时不时有黄色的粘稠的分泌物。因为时时被泪水浸渍着,右眼下眼皮的皮肤变得红红的,像湿疹一样。妈妈心疼地说:“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心里真的是太难受了,就想着赶紧给孩子治好……”。接着,爸爸妈妈对我讲述了孩子的就医经历——Max两个月大时,看过医生,那时只有流泪,从来没有出过异常的眼睛分泌物,医生教爸爸妈妈在家给Max做泪囊按摩。Max六个月大时,再去看医生,医生建议给Max做一个治疗——泪道冲洗和探通。当爸爸妈妈看到医生手里那根长长的针时,想到医生要把这根亮闪闪的长针插到Max的眼球旁,他们犹豫了……尽管医生耐心讲解了操作的每一个细节,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Max的右眼继续流泪,糟糕的是,不只流泪,有几次还有黄黄的粘粘的分泌物。终于,爸爸妈妈按耐不住了,下定决心,要治疗。2Max的问题是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大约为6%,它会导致婴幼儿持续流泪、眼部分泌物,不过,其中大部分孩子的症状可以自发消退。这也是为什么Max的爸爸妈妈迟迟下不了决心去治疗的原因。泪液由泪腺生成后,排出到结膜囊内,分布于眼球表面,起湿润和保护作用,汇聚于内眼角处,经由泪小点和泪小管、泪总管进入泪囊,再流经鼻泪管进入鼻腔。

泪道的途径是这样的:

胎儿发育期间,鼻泪器出现于第3-5周,并逐渐形成一束从眼睑延伸至鼻的上皮细胞条索,随后上皮细胞束从眼睑里的泪小点开始成管,并向鼻部延伸。通常在出生前会发育完成一个通畅的管道——鼻泪管。宝宝出生时,如果鼻泪管下端仍然有一个黏膜皱襞,称为Hasner瓣,Hasner瓣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遮盖鼻泪管开口。◆如果Hasner瓣没有开通,就会导致泪液排出不畅。可以单眼或者双眼发病。◆还有很少一部分宝宝是由于鼻泪管骨性管腔发育不完全、狭窄或鼻部畸形引起的。在大约90%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婴儿中,症状会在6月龄前自发消退。症状在6-10月龄时仍然持续的婴儿中,约2/3的人会在6个月内自发消退。持续超过12月龄的鼻泪管阻塞不太可能自发消退了。

图片来源UptoDate

宝宝小的时候,大多数病例采用非手术疗法。Max两个月大时医生就教给爸爸妈妈泪囊按摩的方法。

泪囊按摩怎么做呢?

图片来源UptoDate

用手指末端向泪囊适度施加向下的压力,按压2-3秒。每天做2-3次,直到症状消退。做泪囊按摩前,一定要剪短指甲,洗净双手。

那Max的眼睛出现黄色的粘稠的分泌物是怎么回事呢?

鼻泪管阻塞婴儿常出现眼部脓性分泌物,这是因为在泪囊中淤滞泪液里出现细菌过度生长。这时,眼睛局部短期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以控制症状。

但是,如果孩子的流泪症状持续到6-10月龄时还没有消退,就要考虑实施泪道探通术了。

3

手术准备一切妥当了。

我先给Max做了泪道冲洗,然后做泪道探通。在泪小点内插入一根小钝头探针,然后缓缓地将探针推过泪道系统,直到临近阻塞处,然后轻轻推动探针通过阻塞处进入鼻腔内。

图片来源UptoDate

4

第二天一早,我打电话给妈妈。电话那头,妈妈开心地说:“今天不再流泪了……”

Max很幸运,泪道探通成功地解决了困扰他这么久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些婴儿初始鼻泪管探通失败了,这类婴儿的进一步治疗可以选择二次探通术或其它手术,比如鼻泪管插管术、鼻腔泪囊吻合术等。另外有些孩子,首次治疗时,已经是一岁以上了,初始治疗通常选择鼻泪管插管术。

◆如果长时间不治疗,由于泪液和泪囊内分泌物无法排出,细菌在泪道中聚集和繁殖,继发感染,产生黏液脓性分泌物,形成泪囊炎。

◆泪囊炎可能会出现炎症急性发作并向周围扩散。泪囊脓液不断排入结膜囊,可导致结膜和角膜炎症。

◆泪囊长时间扩张会使泪囊壁弹性降低,即使以后泪道通畅了,溢泪症状依然会存在,并可能因泪道炎症持续而形成永久性瘢痕性泪道闭塞。

4

再见到Max是两年以后了,爸爸妈妈带他来做常规视力筛查。我们建议每一位儿童都要定期做视力筛查,以便及早发现视力问题,及早干预。Max长高了好多,清脆稚嫩的童声,讲起话来清晰流利,大大的眼睛扑闪扑闪,脸上挂着灿烂的笑……

作者简介:

生晖医生毕业于复旦大学,眼科学博士。医院前,曾在复旦大医院工作。

生晖医生拥有二十年眼科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各类眼病诊断与治疗、近视眼防控、角膜塑形镜验配、干眼诊断和治疗、玻璃体腔注药术、眼科激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及外眼手术。

生晖医生曾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过十余篇论文,并参与编著多部眼科书籍。此外,她曾承担国家教育部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上海市科委课题研究。

生晖医生是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会员、美国眼科学会会员。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by/127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