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泪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泪囊炎常识 >> 文献推荐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
硬化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年10月第37卷第5期
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二级预防不同序贯疗法治疗效果分析
王芳,陈明锴*,肖勇,刘仕倩,曾西,吴楠楠,张静,李歆
摘要:
目的比较内镜下不同序贯治疗方法对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varicesbleeding,EVB)二级预防的疗效。
方法:收集资料完整且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合并EVB(内镜下分级均为重度)且行内镜下治疗的62例患者,分为3组:套扎序贯套扎组22例,硬化剂序贯硬化剂组10例,套扎序贯硬化剂组30例。以上病例随访1年以上,若1年内出现大出血、死亡为终点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所有病例相关合并症、5天治疗失败率、6周病死率、1年再出血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等。
结果:1)3组患者合并症例数比较,硬化剂序贯硬化剂组中食管狭窄及感染相对其他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天治疗失败率、6周病死率在3种序贯方式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年再出血率中,套扎序贯硬化剂组效果佳,未出现再出血情况。其他两组(套扎序贯套扎组、硬化剂序贯硬化剂组)再出血较高。3)3组不同序贯疗法间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扎序贯套扎组与硬化剂序贯硬化剂组的术中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套扎序贯硬化剂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费用较低。
结论:内镜下序贯治疗是治疗EVB的重要方法,套扎序贯硬化剂模式的5天治疗失败率和6周病死率,与另外两种序贯治疗模式相当,但1年再出血率低、医疗资源节约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序贯治疗
文献编号:
doi:10./j.issn.-..05.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varicealbleeding,E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最常见合并症,其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止血后易复发再出血。首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年病死率高达10%~30%[1],即使出血停止后,1~2年内再次出血发生率为60%~70%,病死率高达33%[2]。内镜下序贯治疗可有效控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并尽可能使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以防再出血。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套扎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等,以上方法不同时期或者联合行序贯治疗,合并症少,疗效可靠。本研究通医院消化内科年1月至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EVB行序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序贯疗法对EVB的治疗效果,以期探讨更为合理的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入选对象为年1月至年12月因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本院住院行内镜下序贯治疗的患者。入选标准:1)所有病例均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均通过胃镜检查明确合并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中内镜分级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Varices,GOV)学组《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2年)》[3];3)所有病例均行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其中肝功能采用Child-Pugh分级来进行评估;4)所有患者均行肝脏彩超及门静脉CT血管造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jc/1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