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是幼儿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眼病。
儿童沙眼多见,常双眼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患儿有流泪、怕光、异物感、眼分泌物多而粘稠。结膜充血,表面有许多隆起的乳头状增生颗粒和滤泡。1―2个月后变为慢性期,睑结膜变厚,乳头和滤泡逐渐被瘢痕组织代替。
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没有完全形成瘢痕之前,沙眼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病情的进展,角膜可出现新生血管,像垂帘状长入角膜,称之为沙眼角膜血管翳。沙眼的严重危害在其并发症和后遗症,迁延不愈的重症沙眼可引起睑内翻倒睫、实质性结膜干燥症、角膜溃疡、慢性泪囊炎等,并常引起视力障碍。
怎样预防沙眼
预防沙眼的重要途径是防止交叉感染。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幼儿的被褥应定时清洗,翻晒。幼儿的毛巾、擦手巾、手帕、汗巾等,做到一具一用一清洁一消毒。对已发现沙眼的幼儿应及时的治疗,
患儿的毛巾、脸盆、被褥专人使用。对幼儿也应进行用眼卫生教育,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督促检查勤洗手,尽可能采用流水洗手、洗脸,不用脏手、衣服或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等。不要随意使用其他小朋友的手巾、手帕、脸盆等物品。一旦检查发现要及时治疗已有沙眼的患儿。(转载保健室来稿)
长按上方北京中科医院曝光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wh/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