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3562.html

王若冰

眼科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眼科执行主任。

学术专长

擅长眼科常见病的诊疗,主攻白内障、眼底病和眼科整形曾于印度ARAVIND医院完成眼显微外科和白内障手术培训,先后在美国WILLS医院、法国里昂EDOUARDHERRIOT医院、加拿大渥太华医学院访问学习。

社会兼职

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委会成员、视觉研究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美国眼科医师协会(AAO)会员,美国眼整形重建外科学会(ASOPRS)会员。

其他

截至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参与子课题等其他各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12篇。

眼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听起来似乎与眼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如今由糖尿病引起的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主要危害在于能引起诸多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糖尿病眼部病变就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会引起多种眼睛的并发症,几乎可以累积眼内所有的解剖结构,产生一系列糖尿病眼部病变,如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等,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是所有糖尿病眼科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可以导致永久性失明,是发达国家工作年龄人群眼盲的首要原因。所以今天,我首先就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跟大家一起聊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问题1:很多糖尿病患者会问,得了糖尿病就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吗?王若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因人而异。总体而言,糖网病在糖尿病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1~36%(大约相当于糖尿病人群数量的1/3),其中严重影响视力的占6~13%(大约相当于糖网病人群数量的1/3),所以通过以上2个1/3可以知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并不低。以上数据只是横断面的糖网病总体发病率,其个体发生还与糖尿病的类型、病程时间和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一般认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网病患病率高于2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网病患病率高于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病程10年或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网病的发病率提高至55%;病程15年或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网病的发病率可高达80%;临床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糖网病的发病率和致盲率。问题2:既然糖网病的发病率这么高,特别是病程比较长的患者,那什么时候应该让患者去眼科接受正规的眼科检查呢?就诊时要重点检查哪些方面呢?王若冰:尽管糖网病可以带来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甚至是视力丧失;但另一方面糖网病是可防、可控、可避免的致盲性眼病;因此,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大量循证医学证实,糖网病患者要定期随诊,如果能及时地接受眼科干预治疗,可以使90%的糖网病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根据美国眼科医师协会制定的糖网病诊疗指南,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应在疾病确诊的第5年接受第一次眼科糖尿病相关的全面检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在疾病确诊当年就应当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以后的随访频率根据首诊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而言,病情严重的要频繁到每3个月甚至每月眼科随访1次,病情较轻的也要每年至少接受1次眼科检查。此外,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不需要接受眼科检查,妊娠期糖尿病也不增加妊娠期间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然而,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怀孕之后需要在妊娠早期就接受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每次到眼科就诊时,除了常规的眼科检查,如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睛前部的情况外,要重点检查眼底即视网膜、视神经的情况。因为,视网膜位于眼睛的最内部、而且是具有10层细微结构的精细组织,往往放大患者瞳孔医生也只能肉眼观察到局部视网膜组织的表面情况,所以在有条件的眼科,全面的眼底检查一般会同时建议患者完成免散瞳的广角眼底照相和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2项检查,前者是观察度广角的视网膜表面情况,后者是观察我们看东西最重要的结构---黄斑区的纵切面情况,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有患者不理解,为什么每次都要做眼底检查,而且还要做2种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医生的肉眼即使在散大患者瞳孔的情况下也不能同时看到度的眼底情况,而且深层次的改变更是无从知晓,所以必须依靠先进的检查设备才能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只有诊断及时、准确才能指导后续的治疗,否则会发生贻误病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等问题。问题3:糖网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是否出现了视力下降才说明得了糖网病?王若冰:我们的眼底神经组织---视网膜上有一小部分特化的组织,称为黄斑,它与我们的中心视力密切有关;而发生在黄斑区域以外的眼底病变可能并不被患者所感知,所以没有视力变化并不代表没有发生糖网病。糖网病的早期可能没有任何患者可感知的临床症状,如果发生了明确的眼科症状,甚至是视力下降,往往提示病情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这些症状除了视力下降,还可以是眼干、眼红、近视漂移、闪光感、飞蚊症等。但无论是否出现以上症状,都应该按照前面介绍的时间节点去正规医院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下)问题4: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王若冰: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很多,如前边谈到的,糖尿病可以引起眼睛所有相关解剖结构的病理生理改变,都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其中比较棘手的就是糖尿病累计到眼底的神经组织,也就是被称之为视网膜的结构,引起的视力下降。因为视网膜的实质构成是神经组织,它从生物进化上是脑组织的延伸,一旦受损不可再生,也不像角膜、晶状体一样能够找到替代物。糖网病引起的视力下降主要原因有2方面:一个是前边谈到的黄斑区发生了血管渗漏,即黄斑水肿;另一个是糖网病进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即增殖性糖网病阶段,所谓增殖,是指新生血管的增殖,但这些血管不同于正常的血管组织,容易发生眼内大出血,即使血液吸收后也可能残留血管纤维膜,牵拉视网膜组织,进一步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遗憾的是,因为医疗条件或是缺乏对糖网病的认知,临床上很多首次到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就已经进展到增殖期糖网病阶段,发生了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问题5: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增殖性糖网病该如何治疗?是不是说一旦发生了以上这两种情况患者眼睛的预后就很不好了?王若冰:先说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传统治疗黄斑水肿的方法是眼底激光治疗,但由于激光治疗是一种破坏性的姑息治疗,所以只适用于病变在黄斑中心凹以外的区域;过去几年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国内越来越普及,大量临床研究结果也显示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的效果优于眼底激光,所以目前更倾向于眼内药物治疗。但要说明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病人都对抗VEGF药物治疗敏感,少部分病人可能效果不明显;另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标准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多次的眼内玻璃体腔注射,按照国外指南,一般需要5次或以上的眼内药物注射。所以,不能通过1、2次的治疗就达到稳定的作用效果。对于增殖性糖网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也就是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一段时间通常需要患者配合体位,另外血糖也要严格控制,否则手术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糖网病还会继续进展。问题6:我们时常医院打激光,是所有病人都要接受激光治疗吗?打了激光后视力会不会有提高?王若冰:首先,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眼底激光本身是一种姑息治疗,除非是黄斑区格栅样激光促进黄斑水肿的吸收可能有提高视力的可能,否则的话一般的糖网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不会提高视力。那为什么还需要患者接受激光治疗呢?这就需要大家首先了解糖网病的分期,总体而言分为背景期和增殖期,背景期通俗地说就是病变程度还没达到严重破坏视网膜结构的程度,还能呈现相对正常的视网膜背景结构,而增殖期就如我前面解释过的,眼底长了新生血管,这些血管不仅位置异常,而且结构异常,其导致的后果就是发生眼内的大量出血和视网膜脱离,使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所以,当患者的糖网病进展到严重的背景期阶段,就要通过及时的视网膜光凝治疗,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从而防止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今天我跟大家聊了这么多有关糖网病的防治知识,听众朋友们可能很难记住全部内容,最后,我用简短的几句话把糖网病的防治重点帮大家做一个概括总结:首先,糖尿病患者去眼科就诊的时间。那就是1型糖尿病的第5年、2型医院眼科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其次,出现了眼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要尽快去眼科检查治疗,如果有明确的视力下降,可能是发生了黄斑水肿或是增殖性糖网病,前者目前可以接受眼内药物注射治疗,后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最后,眼底激光打不打。如果眼科医生检查发现您的糖网病已经到了严重的背景期糖网病阶段,就一定要接受眼底激光治疗,而且不能拖得太久,否则会贻误病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泪道病泪器在结构和功能上可分为泪液分泌部和泪液排出部,泪液的分泌器官即为泪腺,其相关疾病较为少见,主要为炎症及肿瘤;泪液的排出部称为泪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泪道疾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但以泪道阻塞为主的泪道病是一种慢性不可逆的眼科疾病,中老年人群是罹患此类眼病的高发人群,但患病的中老年人往往疏忽大意,认为年纪大了视力差一些,流泪、分泌物增多是自然现象,因此也就错过了诊疗的最佳时机。泪道就像我们住的房子里的下水管道。我们的眼表有一层泪膜,起到保护、滋润和优化视觉成像的作用,但这层泪膜不是静态的固定不流动,而是通过我们生理的泪道系统,不断排除和代谢。泪道的构成包括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其主要功能是引流泪液入鼻腔。其中,泪小管:上下各一,起自于泪点,先分别升、降,继而以近似直角而转向内侧,两者汇合后开口于泪囊。泪囊:位于泪囊窝内,上端为盲端,下部移行为鼻泪管。鼻泪管:上部包埋在骨性鼻泪管中,下部位于鼻腔外侧壁粘膜深面,开口于下鼻道。正常情况下,泪腺产生的泪液除了通过蒸发消失外,一部分泪液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通过泪道排出。眼睑打开时,眼轮匝肌松弛,泪小管和泪囊因自身弹性扩张,腔内形成负压,积聚在眼表的泪液通过开放的泪小点被吸入泪小管和泪囊内。泪小管毛细作用也有助于泪液进入泪小管。在眼睑闭合时,泪小点暂时封闭,眼轮匝肌收缩,挤压泪小管和泪囊,迫使泪囊中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泪道疾病的主要眼科症状就是流泪,这种流泪不是生理性的神经反射性流泪,比如强光刺激引起的流泪,而是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在没有外界刺激的室内条件就出现流泪甚至流脓,就像歌里唱到的那样---眼泪都是心痛的滋味,因为泪道阻塞的病人长期流泪,不仅影响视力,也有碍外观;临床经常见到因为反复的擦拭泪水造成患者的下睑外翻,远看双眼红红的泪汪汪一片。泪道病主要是指泪道发生阻塞,可发生在泪道的任何部位,但通常发生在容易狭窄的部位,比如发生在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常见的泪道疾病包括:1、急性泪囊炎大多由慢性泪囊炎引起。泪囊区皮肤红肿、痛和压痛,重者可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脓肿成熟后,可由皮肤面穿破,形成瘘管。急性期往往需要全身应用抗生素,急性炎症消退后,按慢性泪囊炎治疗原则处理。2、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阻塞,细菌和泪液积聚在被阻塞的泪囊内,并经常刺激泪囊壁粘膜,而产生的慢性炎症。流泪是慢性泪囊炎突出的症状。治疗方法是随时挤出脓液,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每天或隔天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冲洗泪囊,直至脓液消失后,可考虑探通,但大多数病例需进行手术治疗。3、泪小管堵塞也是常见的泪道病,以流泪或伴有分泌物为特征,可见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4、泪小点和泪小管位置异常:比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下眼睑外翻,必然伴有泪小点的外翻,使泪小点不能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泪液不能进入泪小管而外溢。泪道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泪道冲洗后根据冲洗液的反情况来推断泪道阻塞的部位和程度。但眼科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患者对眼科医生的冲洗针头望而生畏,还会经常问:医生,这是要给我眼睛扎针吗?会不会很痛?等等。实际上,泪道冲洗是眼科,尤其是泪道疾病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它是沿着人体的生理性泪液排出管道进行的,对人体组织的损伤较小。不过,由于泪道冲洗有一定的刺激,对于泪道阻塞的患者可能还需要泪点扩充或是泪道探通,所以有些患者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或者在冲洗后局部应用抗生素眼药水,但泪道冲洗不会损伤眼睛。泪道冲洗在门诊即可完成,无需特殊的准备工作。冲洗时,将专用的钝性弯针头探入患者的泪小点,顺着泪小管插入,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阻力。随后,用5毫升的注射器吸取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滴眼液,通过注射的方式打入泪道中。若泪道完全通畅,液体就会顺利进入咽喉中,患者会明显感觉到有咸味或苦味的水进入了嗓子。有阻力或出现倒流情况的患者,可能是因为泪道的狭窄和阻塞引起的。泪道冲洗的好处可不少,它不仅可以大致明确泪道阻塞的位置,还能判断出泪小管异常、鼻泪管异常等病因。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做到头不乱动,眼肌放松,不能用手推搡医生。由于泪道疾病大多不可逆,故手术是彻底治愈泪道疾病的唯一方法。目前,治疗泪道疾病的手术方法大致分三种:泪道激光、泪道插管和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激光是利用超高温激光来疏通阻塞的泪道,使其变得通畅。不过,泪道激光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首先,泪道激光仅对单纯的泪小管阻塞有效,而泪道疾病的发病部位不一,鼻泪管、泪小管等部位均可能发生阻塞。其次,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泪道内若存在脓性分泌物,也不能进行泪道激光治疗,否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另外,激光手术容易灼伤鼻腔内组织,造成假道、瘢痕,容易再次发生阻塞。泪道插管也是常用手术的方式。手术所用的泪道插管一般由硅胶制成,硅胶管插入泪道中,对泪道起支撑和疏通作用。不过,泪道插管的留置时间有限制,2~6个月后必须取出。插管取出后,泪道可能再次发生堵塞。另外,泪道内有脓性分泌物的患者若进行插管手术,复发率也相当高,需反复冲洗。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需要外路进行,创口比较大,恢复时间比较长,但优势是治疗效果比较确切,成功率较高;另外,还可以通过鼻腔内窥镜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它的优势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少,可避免外路手术的弊端,不影响外观,但缺点是成功率没有传统外路手术高;临床上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诊疗计划。最后想跟大家说的是,泪道疾医院眼科的传统优势项目,从上个世纪8、90年代,我们泪道病的特色诊疗就在上海享有盛名,如果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出现了以上我介绍中的泪道病的眼科症状,欢迎大医院的杭州湾院区就诊,虽然这里和我们上海总院相隔几百公里,但是我们的服务水平是同质、优异的。白内障1.白内障防治现状据资料统计,2年全球低视力患者为1.24亿,盲人万,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占盲人总数的48%,约万。我国是世界盲人三大高发地区之一,约有盲人多万,以白内障为主的非传染性疾病是其首要致盲病因,每年有数百万的白内障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且大部分患者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因此,广泛开展白内障手术,避免不必要盲,促进视觉“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是目前基层防盲工作的重点。2.白内障表现中老年人如果出现视力的逐渐下降,伴有眼前云雾遮挡的感觉,就要考虑白内障的可能。有些人对亮度、色彩的敏感度也会降低,还有的人有眩光、暂时性的近视、单眼复视(单眼看东西时有重影)等症状。一般不会有眼红、眼痛。小儿也有白内障,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看东西的样子和眼睛是否异常。3.白内障易患因素下列情况可能导致白内障:老化、长期过度紫外线照射、遗传因素、外伤、放射性射线、糖尿病、中毒、眼内炎症、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4.白内障治疗白内障唯一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因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所以还没有任何眼药水或药物对白内障有确定的疗效。白内障治疗时机选择:旧观点认为白内障一定要等到完全熟透了,即完全看不见了再做手术,这是错误的。成熟的白内障除了长时间影响视力外,手术时还会增加难度,影响手术效果。而且在白内障长时间的成熟过程中有可能会引起青光眼等。一般白内障手术后第二天即可正常看东西,一周左右恢复正常后可以进行相应的体力劳动。除了滴一些眼药水以外,无需特殊照顾。5.白内障手术方式白内障手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去除已混浊的晶状体,植入透明的人工晶状体,恢复视力。通常有三种手术方法:第一种:是先进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该手术方法应用超声乳化机器,经1.8~3毫米微小切口把白内障粉碎后吸除,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不出血、可植入功能更多的人工晶状体等特点,是目前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第二种:是“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该手术在眼球上切开3毫米~8毫米的切口,通过手工的方法将混浊的晶状体取出,并植入合适度数的人工晶状体。因该手术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练、技术相对简单、医院推广,适合大规模复明手术等特点,是“白内障百万工程”推荐的手术方式。第三种:是传统的大切口手术,切口可达10mm,术后需缝合3~5针,因该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慢、手术相关并发症多等,目医院以外,基本已经淘汰。因此如果您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可以选择第二种,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如果您经济条件优越,最好选择第一种,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两种手术方法均能达到复明的目的。6.关于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就是白内障摘除后,在眼珠内植入的一个"镜片",以代替原来混浊的晶状体。一般患者只有植入了人工晶状体,才可以看得见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不要清洗,也不需要更换,若没有产生脱位或造成并发症,可以永久置放。国产人工晶状体不一定比进口人工晶状体差。也不是价格越高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力越好。价格高的人工晶状体因功能多,未必适合每个人,因此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病情特点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一般看远的物体不需要戴眼镜,但是看书、读报、看电脑等近距离工作还是需要配戴老花镜的。有些价格比较高的人工晶状体本身附加了老花镜,植入后就不需要另外戴老花镜了。有的人在手术以前有比较重的近视,在手术以后可能需要戴比较低度的近视眼镜。7.白内障手术注意事项白内障术前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B超、人工晶体度数测算)和泪道冲洗;常规点抗菌眼药水2~3天,一天4次;饮食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充分睡眠,多食水果、蔬菜,吃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更换衣服、预防感冒;术日当天不化妆,清淡饮食、适量,手术前排空大小便;保持情绪稳定,紧张的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镇定剂。白内障手术时医生需局部消毒铺巾,消毒剂有一定剌激及异味,患者可轻闭眼睛不要紧张,初始患者会感到气闷,如确感不适可向医生提出,需要时给氧气后可以适应;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有些人可能会感觉有轻微疼痛,千万不要用力转动头部和眼睛,以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病人应自我调节,稳定情绪、均匀呼吸。如有咳嗽应提前告诉手术医生,医生与病人密切合作,相互配合,以圆满完成手术。白内障术后几天至一周左右,可能会有轻度眼部异物感,轻度疼痛,这是正常现象,很快就好的。但如果您感觉疼痛剧烈或有明显不适,应该及时告诉主管医生;手术后当天、当晚需戴眼罩,并请尽量卧床休息;手术次日,医生检查后即可出院,有特殊情况则继续留院观察;术后避免下列动作,以免眼压增高,影响伤口:请勿抱小孩或提重物等粗重动作;请勿弯腰捡东西或自己洗头;请勿用手或手臂用力揉眼睛;请勿朝向眼睛手术的那一侧睡觉;忌食剌激性食物,如:烟酒、辣椒等;便秘者可多进食新鲜蔬果;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白内障术后阅读和看电视的时间应合理控制,每隔1小时到户外或闭眼休息10~15分钟;晚上或光线较暗时看书时间不应过长。另外,有远视、近视或医院检查,配戴合适的眼镜,以减少视疲劳;出院后可除去眼罩,刚开始时可能不适应强烈的光线,可配戴墨镜防护,同时也可以遮挡灰尘。术眼应定时滴眼药水,出院后还需门诊定时复查。8.白内障手术效果不是每人白内障手术后都可恢复到理想的视力。人的视觉系统可比成一个照相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是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视神经则是照相机的底片了。要拍好一张照片,最起码照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都要好。当然,要获得清晰视觉就需要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功能都完好。白内障手术本身具有接近%的成功率,但是手术后视力好坏主要还取决于视觉系统其他部件的功能。视网膜和视神经有如照相机的底片,如果视网膜视神经有疾病,那么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就会直接受影响,白内障手术能够改善的只是白内障影响的那一部分视力。9.白内障“复发”一般白内障术后不会复发。有些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很好,但是经过半年或者2-3年后视力再度下降,这有可能是患了“后发性白内障",这不是说白内障发生了复发,而是放置人工晶状体的囊膜发生了混浊,这种后发障可以在门诊进行激光治疗,只需几分钟即能重新恢复视力10.全身病与白内障手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做白内障手术。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在血压和血糖控制后才可进行手术。长期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影响术后视力,因此在眼底等检查后才决定能否进行手术11.儿童白内障儿童可能患一种先天性白内障。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视力差、正常黑色的瞳孔区内出现了白色反光、喜欢歪头看东西或怕见光亮,强光下常眯眼看东西等现象,有可能是得了先天性白内障,家长要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治疗,拯救孩子的视力。因为婴儿和儿童时期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治疗白内障,很有可能使孩子失明。在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越早越好,一般要求在出生后3-6个月内手术,术后刚开始时可能不适应强烈的光线,可配戴墨镜防护,同时也可以遮挡灰尘。术眼应定时滴眼药水,出院后还需门诊定时复查。时间关系,我今天和大家的眼科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或您的家人存在相应的眼科症状或者其他眼部不适,作为医院,我们希望地把仁济眼科的先进诊疗技术带到宁波,服务好宁波乃至周边地区的眼科患者,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受益。谢谢大家!

转自: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vudw.com//mjccby/102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