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EK手术方式
LASEK(Laser-assisted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简称EK,中文命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是意大利Rovigo医院眼科中心MassinolamellionMD于年在屈光手术临床过程中发明的一种针对高度数,角膜相对较薄的一种新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它克服了PRK的疼痛,上皮下浑浊(HAZE)及为高度数行手术的患者争取了角膜厚度,并会给此类患者带来更好的视光效果。
手术优点
Lasek手术解决了Lasik视为禁忌症的一些问题,为一些超高度近视眼,角膜厚度相对较薄的患者带来了矫正的希望。
LASEK手术的另一个好处是:手术过程中没有实际切开角膜基质层,术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完全消失并与角膜融为一体。因此,Lasek手术更适合经常进行激烈的运动的人。
手术缺点
术后病人疼痛明显,1-3天内有较明显疼痛、怕光、流泪、异物感等,需要避光休息,3天后方可从事正常工作。
视力恢复慢,和度数相关,度数越小恢复越快,如度近视恢复到1.0视力需要十天左右。
3、偶有角膜上皮下混浊,定期复查,以角膜情况更改用药,抑制上皮下浑浊的发生。
适合人群
1、患者本人有手术的愿望,年龄满18周岁近两年屈光力稳定(每年小于0.5)。
2、LASEK的屈光矫正范围:-12D--+6D。综合考虑角膜厚度、瞳孔大小与屈光等因素。如LASIK术前经计算角膜瓣下厚度μm时,改为LASEK术式。
3、角膜上皮基底膜异常的病例,在LASIK术中易导致角膜上皮剥脱,增加角膜上皮植入的机会,尤其是一眼在LASIK术中已经发现有明显的角膜上皮分离或剥脱时,另一眼应改做LASEK。
4、干眼症或有干眼症倾向者,因LASIK制作角膜瓣过程中切断角膜感觉神经末梢,尤其是角膜瓣蒂位于上方者,同时切断鼻侧和颞侧两侧神经末梢。
5、LASIK术中的高负压吸引,可造成一过性视神经缺血及玻璃体视网膜扰动,对于怀疑有视神经病变或周边视网膜有显著变性区或裂孔者,首选LASEK。
6、异常的眼眶、睑裂或原做过抗青光眼滤过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等,影响负压吸引环的放置时,首选LASEK。
7、患者特殊职业要求,例如军人、运动员、警察等容易受眼外伤的职业,由于LASIK术有潜在的术后角膜瓣受伤移位的可能性,首选LASEK。
8、角膜移植术后、人工晶体术后的屈光不正。
不适合人群
1、全身患有结缔组织及严重的自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
2、严重的眼附属器疾病,如眼睑缺损、变形、慢性泪囊炎等。
3、严重的眼表疾病,如圆锥角膜、角膜内皮变性等。
4、内眼疾病,如青光眼、虹膜炎、睫状体炎、视网膜变性等。
5、同PRK一样不适用于酒精过敏、精神异常、对疼痛特别敏感或恐惧的病人。对于角膜厚度足够的高度近视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