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泪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泪囊炎病因 >> 眼屎多,眼泪多宝宝眼睛5大症状,这样
小郑老师讲上火系列,前篇说了吃和“拉”: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今天继续,轮到“上火”的最经典症状:
一提到眼屎多,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少,第一反应就是:上火了吗?
再下一句一般是:最近吃得太暖了吗?
广东一个宝宝生下来没多久眼屎又多又黄,老人就说是上火了,要把奶粉冲淡点再喝。
于是宝妈就把奶粉稀释了给宝宝喝,却没想到黏糊糊的黄眼屎越来越多,都糊住了宝宝的眼睛,连眼皮也开始肿了起来。
于是家里医院,没想到医生竟然说:“再来晚点孩子就可能失明了!”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这就是把结膜炎当上火的日常剧情……
这位宝宝患上的是淋菌性结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若治疗不及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导致失明!
该怎么判断,孩子是生病,还是上火呢?
1
“上火?”中医不背锅
有眼屎就是上火,好像人人都这么说。
很多人还会煞有介事解释一番:根据中医理论,阴阳五行,上火是blabla……
但是,就和“吃糖吃油炸会上火”,“尿黄尿骚是上火”一样,都是民间瞎编的
无论中医西医泰医藏医,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古方,都不能解释“上火”。
“上火”的历史远比中医短,完全是近代民间俗语和民间偏方观念集大成,跟传统中医没什么关系。
“上火”的历史有多短?
和五千年中医传统比起来,短得可笑:
这个词出现不到一百年。
中华文化自古就不存在“上火”,一直到清朝灭亡,民国军阀混战,中华文化出现大倒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下降,无法理解正规的中医理论,于是各种民间怪力乱神就发明了很多似是而非的名词,因为无需动脑“方便理解”,久而久之竟然成为大众观念中深信不疑的概念。
我们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数据库中搜索一下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是一个线上免费开放电子图书馆,
收藏的文本已超过三万部著作,并有五十亿字之多,
故为历代中文文献资料库最大者。
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在线古籍文献检索系统,
是在线古典文献最丰富且最可靠的来源之一。
结论是
传统中医理论和典籍中,提到“上火”一共有8处。
都写了啥?
《黄帝内经》这样写的: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
要注意,在中国传统文献里,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数据库搜索就会把这句话当做“上火”这个词出现。
就和小学生刚学习造句,老师要求用“新闻”造句,于是他写
“那人身上的袜子看起来很新,闻起来却很臭”
“上火”这个概念原来就是这么来的
传统文献中8处“上火”,有3处是这种“小学生造句”
还有5处呢?
以《伤寒论》为例:
内芒硝更上火微煮……
emmm...上火原来是指煎药的一种火候……
所以,宝宝有眼屎,请不要再问是不是“上火”,除非你昨天用文火把宝宝给炖过……
只有当宝妈跳出了“上火”的坑,才能来好好分析,宝宝眼睛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2
如果是眼屎多…
宝妈最常见的问题,因为眼屎很多一看就很不舒服,不论是娃还是妈
眼屎是怎么来的?其实和耳屎、眼泪一样,平时我们所有人都时时刻刻在分泌眼屎:
眼皮内有一个组织叫做“睑板”,它处于眼睛的边缘靠近睫毛的地方,会昼夜不停的分泌一种油脂。
白天这些油脂随着眼皮的眨动涂在眼皮的边缘上,会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晚上人们睡着的时候,虽然闭着眼睛,但睑板还在继续分泌油脂液体。
这些积累起来的油脂,随着时间会和灰尘、眼泪以及泪水中的杂质混在一起,就形成了眼屎。
所以眼屎并不是脏东西,而是正常身体都会时刻分泌的一种自我保护物质。
既然是保护物质,那么它突然增多,原因一般是:
眼睛遇到了坏东西(病菌),于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开始和病菌战斗,比平时活跃得多,
这个过程中发病的部位会发生炎症,同时分泌物会大大增加,既是通过这些分泌物来加强保护能力,又是因为激烈战斗后会留下很多“尸体”。
当然,由于各种病菌都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这个过程大家可能很难理解
为什么会结膜炎呢?
因为宝宝(或者家长)的手接触了脏东西(注意脏东西上的病菌,眼睛是看不见的哦),然后去摸了眼睛,病菌就开始感染眼睛;
结膜是眼球表面的一层膜,病菌往往最先感染这里,于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和病菌在这里激烈战斗,就会引起炎症,就称为结膜炎。
你可能之前没有听过“结膜炎”,但小郑老师相信,每一个人从小都听过“红眼病”,这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厉害的结膜炎:
对于治疗方法,最稳妥的,医院进行病菌培养,判断究竟是哪种病菌引起的感染。
比如红眼病,就可能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等多种不同微生物感染引起,
而本文一开始的淋菌性结膜炎,就是淋球菌感染导致的。
而红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妥布霉素眼药水,这些眼科常用药分别对不同的微生物有特效,最好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当然,既然眼屎大量增多,原因是我们的免疫力在和病菌战斗,那自然有可能,免疫力直接把病菌消灭,这时就是自愈了,不用药也可以。
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哭笑不得的误解:
这位宝妈在网上查到的“结膜炎”是非常正确的结论,遇到医院检查是对孩子非常有利的,
毕竟这次自愈了,不代表下次也会自愈。
所谓“上火”其实是民间对结膜炎的错误理解,而不是“哦原来是上火呀,不要紧,我还以为是结膜炎,吓死我了”……
自愈过程和喝金银花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是宝宝的免疫力成功消灭了病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时不时生病,大部分都会自愈的,这就是我们免疫力增强的过程。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3
慎重忌口,不要耽误治疗
民间对“上火”的原因最直观归类是“吃了火气”:
这个经验,在少数情况下,是有道理的。
因为除了结膜炎以外,另外一种可能引起眼屎突然增多的情况,就是过敏。
对于小宝宝尤其如此,因为小宝宝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比较容易过敏,传统上所谓“发物”、“暖”的食物,实际上都是较容易引起中国人过敏的食物。
过敏引起的眼屎、眼泪增多,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无色透明,也无异味的,孩子的结膜(眼白部分)也不会发红;
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先暂停最近新增加的食物(特别是牛肉海鲜等中国人易过敏食物),同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宝宝的眼睛,观察几天,看症状是否会消失的。
但是不能“一步到位”,直接忌口所有荤菜,妈妈和娃都开始吃素“降火”需要排除的只是过敏原食物,其他荤腥鸡蛋都可以照吃不误的。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而如果眼屎持续多日,眼屎发黄,糊住眼睛,还有难闻异味,则往往是发生结膜炎感染了,必须去看眼科医生认真治疗。
4
如果是眼泪特别多呢?
宝宝眼屎特别多,要当心结膜炎,那眼泪特别多呢?
这种情况往往高发于六个月以下的小宝宝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新生儿鼻泪管堵塞引起的。
这个病其实很常见,发生率接近所有新生儿的6%,也就是每17个宝宝里就有一个。
是一种天生的小毛病,因为鼻泪管底端没有发育好,导致眼泪和分泌物(眼屎)排不出去,
于是宝宝会出现一天到晚眼泪汪汪,眼角分泌物特别多的情况。
大多泪道阻塞会随着宝宝的长大而逐步自愈,所以对于3个月内出现的“眼泪汪汪”,在医生诊断过,确认没有发生结膜炎,就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
而如果宝宝3个月后症状无好转,自愈的可能就较小了,此时要及时找眼科医生处理,以免泪道完全阻塞,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保守治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坚持给宝宝按摩泪腺。
这个按摩每次进行5~7次,每次可以做6~8组;
注意每次按摩后,用干净的棉签把挤出的眼泪擦干净。
但是如果孩子除了“眼泪汪汪”,还明显出现了流脓、眼角红肿之类情况,则要小心细菌感染引发慢性,甚至急性泪囊炎。
这时就不能在家自己按摩了,一定要去看眼科医生。
5
最麻烦的“眼疖子”
宝宝所有眼睛常见病中,最麻烦,也是唯一不推荐家庭护理或观察,一旦发现就应该及时去看眼科医生的,就是“眼疖子”了。
眼疖子的起因很多,有的是急性毛囊炎,有的是无害的脂肪粒,还有的是更复杂的感染,没法总结出家庭判断的规律。
有的不痛不痒,孩子自己都感觉不到
还有的则短时间里就又红又肿,宝宝眼睛都睁不开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该及时去看眼科医生,
切不可“喝金银花降火”,或者“滴母乳到眼睛里消炎”,
不然,运气好的话孩子能自愈,运气不好……
“再来晚点孩子就可能失明了!”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对写下的每句话
都负责家庭医生回复“发烧”,查看宝宝发烧,三招安心系列文章;
回复“湿疹”,查看湿疹护理系列文章;
回复“拉肚子”,查看宝宝拉肚子原因与护理大全;
回复“推拿”,查看家庭小儿推拿教学系列文章;
回复“睡眠”,查看宝宝怎么样好好睡系列文章;
回复“补钙”,查看宝宝补钙你应该知道的七个最重要事实;
回复“疫苗”,查看哪些疫苗值得打,该怎么打;
小郑老师科学育儿healthierbetterlife